听王鉷算完,李隆基想了想,安西军的那些缴获,看起来是挺多的,快赶上大唐岁入的一成了。但每件事情落实下去,确实不够,不但自己想的那一半富裕没了,貌似还要从国库补贴一半。
一想到这里,李隆基就开始心疼了,他现在很缺钱用!
李隆基刚开始时算是个生活非常简朴的皇帝,进入天宝之后,生活慢慢开始腐化,但一直都还算有度。直到重用杨国忠和王鉷这两个聚敛之臣之后,他的生活和用度就奢侈腐化到没边了!
李隆基当快四十年太平天子,各州县府库积累了大量的粮食和布帛。天宝八年二月,杨国忠建议李隆基将天下州县的这些粮食全部卖掉换成布帛,一起运到长安。李隆基参观这些布帛的藏库,见到如此之多的布帛,就不把钱当钱用了。史载——视金帛如粪壤,赏赐贵宠之家,无有限极。
(这里科普一下,唐朝是极度缺乏金银等贵金属的,甚至连铸钱用的铜也不够。所以唐朝货币制度是钱帛兼行,布帛就是钱。直到到了宋朝,在日本发现了石见山银矿,同时又通过海上贸易把欧洲积累的金银全赚了过来,银子才成为了货币。)
杨国忠正是因为这次被看做会理财,会赚钱,加以重用。与杨国忠相比,王鉷聚敛搜刮钱财用来媚上的手段更加更加厉害。他的办法是想方设法苛剥百姓,有一次李隆基敕免除百姓当年租庸调,王鉷说免了租子收点运费吧,结果他收的运费比租子还多。王鉷以各种方法名目敛财取悦李隆基,因此被认为很会理财,能富国得到重用。
有了这两个人帮他捞钱,李隆基因此变得大手大脚,穷奢极欲,挥霍无度起来。享用无度,赏赐无度,但王杨两人再能搜刮,从百姓身上压榨的钱帛却有限度,这样一来,李隆基也经常会感觉没钱用。
现在李隆基用来享乐和赏赐的私库大盈库就差不多要空了,他还想着等高仙芝回长安后,那批缴获能够充盈他的私库呢!
李隆基的想法立刻就淡了,他问道:“那爱卿说应该如何?”
“一户只装备一把横刀,徒步去河中。如此就够了,还有富余。”
李隆基有些沉默,徒步走去河中,几千里的路,壮年男丁倒没什么,但还有老弱妇孺呢,这一路走过去,风霜雪剑的要是多少人,还有这样一来迁移速度肯定很慢,路上消耗的粮食就十分吓人。李隆基又有些于心不忍,这移民河中的计划虽好,却要花这么多钱,如果想少花钱又要死好多人,看来还是行不通!
李隆基看到杨国忠一直在那皱着眉头不说话,问道:“杨卿,你怎么不说话?”
杨国忠赶忙道:“禀圣人,臣认为现在讨论移民河中还为时尚早。臣是在担心高将军这次出征呼罗珊,是在太过鲁莽,太过冒险。之前已竞全功,为何还要孤军深入敌境?以两万安西、天威军和数万各国仆从军就敢与一国相争。之前怛罗斯之战就因为仆从军反叛差点全军覆灭,这次出征呼罗珊一旦战事不利,谁又敢保证仆从军不再骑异心。故此臣忧心不已。”
杨国忠说得好听,他确实忧心不已,但却不是忧心高仙芝被打输,相反的,他忧心高仙芝会大胜而归!
倒不是杨国忠不是跟高仙芝有仇,而是因为杨国忠跟李林甫有仇,而高仙芝和李林甫关系非同一般,到时候肯定会想着李林甫。
之前杨国忠和王鉷都是李林甫的左膀右臂,两人都是皇帝财政人才,主要官职都是御史中丞,但在去年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御史台的一把手只有一个,御史中丞相当于二把手有很多个,连高仙芝也是御史中丞)职位空缺出来,李林甫却选择让王鉷升任御史大夫,而没有选他。
因此杨国忠对李林甫怀恨在心,从那个时候起,他就处心积虑想对付李林甫。为此他与酷吏吉温剪除李林甫的势力,他还暗中拉拢巴结在外的藩镇节度使安禄山和哥舒翰,准备扳倒李林甫。
若是高仙芝挟此前所未有之大胜而归,想要动李林甫,高仙芝一定会为他说话。而皇帝宠幸这些立了大功的边将,到时候肯定会看高仙芝的面子。
所以杨国忠刚才心里正暗暗祝祷,巴不得高仙芝全军覆没呢!就像不久前,他举荐的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八万大军征南诏全军覆没一样。
李隆基微有不悦,心想你这是咒安西军呢,但看到杨国忠确实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也没多想。他扭头笑着对站在他身边的高力士问道:“力士,你怎么看。”
高力士呵呵点头,笑着道:“老奴相信王承恩的论断,他对那个神仙弟子萧去病的评价非常高,既然他在密报里说此去呼罗珊必胜,老奴相信这次安西军和天威军一定能大胜而归!”
杨国忠一怔,很快就放开了,心里颇不以为然,一个监军宦官懂什么军情。他刚想说话,一名内供奉宦官手上捧着一封加急军报就走进了殿内。高力士跑过去接过来,看了一眼就大声道:“陛下,是高开府的捷报!”
李隆基拿到手里,看了一下插着羽毛的封皮还有后面火漆印,迫不及待地打开,没看几眼就兴奋地大喊:“盖世奇功,盖世奇功!只用了不到三日就攻破了呼罗珊首府木鹿城,杀敌并俘虏六万多,伤亡不到一千,这还是攻取坚城啊!”
四名大唐最高官员还有高力士这个大宦官都愣住了,李林甫洋洋得意,杨国忠脸色极为尴尬。
不久之后,一道圣旨就由兴庆宫发出,快马赶往安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