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将计就计(2 / 2)

李国翰在明末清初历史上,可是与吴三桂这个平西王地位相等的西南镇将,官封侯爵,荫袭三代,先后平息了西南一隅多次反清起义,并领兵镇压了大同姜瓖的叛乱,为清廷西南西北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谓一代名将。

就这么糊里糊涂的死在了摩天岭下。

王欢不禁瞄了一眼马作衡,对方显然还不明白这个李国翰是个什么人,清廷的官职又与明廷有别,马作衡也不知道额真是个什么官,大不大,有多大,都不知道,所以此刻一脸懵逼的回望着王欢。

“那个,大人,您认识李国翰?”马作衡小心翼翼的问道。

王欢不禁一笑,莞尔道:“不认识,不过你这次可立了大功,权且记下,等战事告一段落,再计议升迁赏赐。”

他拍拍马作衡的肩膀,鼓励道:“虽然是汉军,但也是鞑子兵,你是我夔州军击杀鞑子的第一人,奇功一件,可要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啊。”

他每拍一下,马作衡就觉得自己轻了一分,拍得几拍,浑身都飘了起来,比吃了蜜还舒服,涨红了脸,单膝跪了下去,激动的大声叫道:“末将一定谨记,一定谨记!”

王欢笑道:“好了,走,你抓的那几个活口在哪里?领我去见一见。”

马作衡脚下发飘,蹦跶着把王欢带到了捆押俘虏的地方,那几个鞑子汉军被堵住嘴巴捆住手脚,时不时的被看守的人踢上几脚戳上几棍,翻着白眼就剩下半条命了,躺在地上直哼哼。

王欢吩咐把这几人轮番带到一个僻静处,由他单独问话,这几个人见来的好像是个大官儿,为了保命,眼泪鼻涕横流的有问必答,有什么说什么。王欢问得仔细,将豪格军中火器配置、军力组成等等细节,问了个清楚,再问了大西军余部逃亡何处,一人问完,再提上另一人来,一直折腾了大半天,再将几个俘虏全部审问完毕。

马作衡静立在一边,悄悄的向熟识的千总马龙说道:“大人的官话说得真好,清楚明晰,而且鞑子说的话,那么生涩难听,大人居然也能听懂。”

他有此一说,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官话,也就是后世改良前的普通话,不是每个人都会的,要读书人和走南闯北的生意人才会说,平常各地土著都抄着当地方言交流,跨省就跟出国一样,根本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王欢来自后世,普通话当然顺溜,而且他是野外工程技术人员,南北到处跑,各地方言都懂得一些,此刻审问北方鞑子,也能听懂,免去鸡同鸭讲的尴尬。

“那是当然,大人学富五车,这点官话根本不是事。”祖边耳朵尖,听到了马作衡的话,凑过来道:“你们也得多学点,不然以后跟大人打天下,派你去鞑子地盘当总兵兵备道,说不来官话,可怎么办?”

马作衡和马龙一怔,顿觉很有道理,都若有所思的沉吟起来,然后一齐点头,决定有空时就要学习学习官话了。

几个人这边在说着不着边的话,那边王欢却已经结束了审问,匆匆吃了一点肉干,喝了点现烧的热水,就将身边众将都召集过来。

他随便坐在地上,面前摆着几块石头,向围在身前的众将指点道:“诸位,本将带兵不辞艰险,放着好好的官道不走,偏偏要在这阴平道上来翻山,可知为何?”

马作衡一呆,心道:难道不是来支援我的吗?

他眨眨眼,看看其他人都是一副沉思的样子,心知必然没有这么简单,于是闭紧嘴巴,不敢说出来。

“鞑子狡诈,意图抄小道取我剑阁后路,他们可以这么做,难道我们就做不得?”王欢把手指头在地上的一块石头上点了一点:“他们想取成都,却不知我们更想拿下他的汉中,诸位请看,汉中地形险要,扼守陕西与四川咽喉要道,要想出川入陕,都无法避开它。古人有云:得陇望蜀,没有汉中入手,占了陇西也不可能让蜀中收入囊中,相反,要想占领陇西养马之地,汉中必须由我夔州军拿下,否则,我们终究是关在井里的青蛙,见不到大世面。”

“汉中与西安,不过五百里,距离陇西诸郡也在咫尺之间,故而有了汉中,我夔州军进可攻、退可守,进退全在一念之间,相反的,如果鞑子占了汉中,则我们不但再无可能组建骑兵,还要重兵屯于广元剑阁一线,空耗钱粮,所以,汉中,本将志在必得!”

王欢的手反复在几块代表汉中、西安与陇西诸城的石头上比划着,围观众人则认真听着,仔细思量着、消化着王欢战略性极强的话。

王欢停顿了一下,给大家一点回味的时间,然后将食指定在了那块最大的代表着汉中的石块上,继续说道:“豪格现在广元,与马新田对峙于剑门关,贺珍在凤翔复反,牵制了陕西清军兵马,为保西安,豪格和陕西总督孟乔芳必然抽兵增援关中,汉中此刻反而成了力量真空,如果我等从阴平道杀出,神不知鬼不觉的直逼汉中,一举拿下之,则豪格十万大军等于被我军拦腰砍了一刀,粮道为我所断,你们说,他慌不慌?”

王欢笑了起来,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用一根手指的指节敲打着石块,道:“他一慌,就会不顾一切的扑向汉中,剑门之围自解,而我们在汉中,则可以顺利成章的设伏打援,让汉中城下,变成鞑子的绞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