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工业的关口(1 / 2)

御书房中宫女手摇着风扇,将丝丝凉风吹到萧铭和林文涛身上。

在萧铭的讲解下,一个又一个车床的构造和图像出现在林文涛的脑海中。

“皇上说的测长机青州学院已经在试验中,使用的是皇上制定的测量单位,不过目前能够实现的测长机最精确也只能是千分之一,而且制造测长机之前我们还必须将毫米级等分,如此才能定下测长机千分之一的刻度。”

林文涛的话让萧铭点了点头,这正是他要说的。

目前大渝国测量精度基本上停留在百分之一上,也就是毫米级。

但是想要制造闭锁结构和其他更精密的机械他必须测量精度提升到千分之一才行,往后甚至是万分之一。

“你说的不错,不过这等分毫米的事只能依靠手工来刻度,朕会给你提供显微镜,你尝试将毫米等距离划分。”萧铭说道。

林文涛点了点头,精度这个问题一直是让他头疼的问题。

事实上在他看来谁掌握了工业精度谁就掌握了机械制造,毕竟机床在青州大学的图书上又被称为工业母机,顾名思义,这些机床便是机械之母。

“只是如此一来,我们的刻度难免会有些误差。”林文涛有些遗憾。

萧铭皱了皱眉头,其实精度只是一个相对问题,而不是绝对问题,即便是当代同一个批次的生产出来的尺子刻度也会有误差。

所以,无论是车床本身配件的精度或是制造出来零件的精度都有误差,工业上只需要将误差控制在一个范围上。

正因为了解这点,萧铭没有像林文涛一样感到困惑。

这个困惑便是一开始的尺度是怎么来的,比如米,厘米,毫米等,在当代或许人们不会思考尺子刻度这个问题,因为一切都是现成的。

但是到了这里,他必须要说明,其实最原始的刻度是手工画出来的,就像是他亲手画出了大渝国的度量衡,并且以此为标准推而广之。

接着匠人再利用这种尺度制造测量单位,继而让车床生产出一定精度的配件。

正因为如此,事实上大渝国制造零配件的精度只能依靠手工打磨,没有其他办法,毕竟理论上,只有人类的双手可以达到无限精度,历史上车床精度的进化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在当代西方制定了度量衡的标准,其他国家只能效仿对方的尺寸单位,这样模仿很难做到百分之分,只能做到相近似。

现在萧铭和林文涛这样搞事实上也是在建立大渝国的工业精度,打造大渝国的制造传统,而制造传统的根本还是在于匠人的严谨。

“误差是难免的,不可能有绝对的等距,我们只能将误差减少到最小,一旦建立千分之一的精度标准,我们就能够制造千分之一的游标卡尺,接着我们就能够制造万分之一的测长机。”萧铭朗声说道。

批量生产后膛枪零配件是大渝国工业突破的一个节点,一旦这个节点被突破,大渝国就走上了精度制造之路。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还要制造精密水平尺,千分表、直角仪、平尺、高精度主轴芯棒以及千分表杆,不过在这之前,他必须得有一个千分之一精度的原始尺度。

这也是他这次让林文涛来这里的目的之一,他要让林文涛手工打磨出一个精度在千分之一的游标卡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