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孙乾见刘备(1 / 2)

说话者正是王修。

此时孔融已经对王修颇有些微词了,见王修如此言语,孔融不禁一怒,言道:“王修,提议举荐孙乾的是你,为何现在你又变口改词!”

王修却是摇了摇头,言道:“太守大人误会我了,我并不是不要孙乾出使,而是觉得让孙乾以白身平民的身份作为使者,难以展现我北海态度,甚至可能让刘备觉得我等是小视他。”

孔融闻言也觉得没错,若让孙乾以白身之位去行使者之事,狂妄藐视感太深,而且容易让世人诟病小视北海,言称北海无人可用。

当鉴于此,孔融立即任命孙乾为北海仓掾曹,行使者之职,前去出使刘备。

孙乾点头领命,脸上虽是面色自若,心中却是横堵不已。

议事完毕之后,王修找寻到孙乾,安抚孙乾心态,让他不要怨恨孔融,言称孔融只是一时心急,故而口语不周。

此时虽然王修极力开导孙乾,然而孙乾却是已生二意,准备暂时先充当着北海的仓掾曹,借这个机会去接触一下刘备,若刘备贤明可靠、待人温诚,那么他孙乾再立即转投也不迟。

不一日,孙乾就以使者之身份,前来营陵城刘备军中拜见。

刘备听闻后,立即亲身迎接,喜笑兴奋,亲拉孙乾入军帐之中,而军中已是酒菜齐备,招待周全。

孙乾被刘备亲善之举感动,觉得刘备乃温和谦逊之人,亦是对刘备青睐异常。

原来刘备之所以对孙乾如此亲切,并不是因为孙乾乃北海名辨,而是想借此拉拢孙乾,探听北海的情况。

此时,孙乾前来拜访,有着探查刘备军虚实之嫌,而刘备亲善孙乾,亦是有着探查北海郡虚实之意。

在刘备的意识中,他知道北海乃青州大城,郡城富庶,士卒众多,若是硬攻,难以夺下。因此,刘备决定借孙乾之手,将自己的影响力插入北海中,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北海势力,若此事成功,则刘备就算暂时不能拿下北海,亦是在北海留下了一些潜藏的种子,日后必有用处。

孙乾来到刘备军中,见刘备军士卒勇武,兵力充足,心中知晓刘备必是意有所图。

帐中宴席上,孙乾看向刘备,突然言道:“刘将军,我观你帐下大军数千,却屯兵在这小小营陵城,可是另有所图?”

孙乾突然发问,刘备却是早有准备,言道:“公祐(孙乾字)不必担心,我听闻城阳郡黄巾贼纵横,祸患郡县,故而起军准备征讨,并无染指北海之意。”

听闻刘备话语,孙乾却是思索片刻,随即试探言道:“刘将军,城阳虽然富庶不下北海,然而已遭黄巾劫掠,已是存储空虚、底力不足,并非好地。且城阳又南临徐州,西接兖州,四战之地也,若无北海后卫连接,恐难坚守占据!”

刘备听完孙乾回答,心中虽是了然,但是却亦是疑惑,他不懂孙乾作为北海孔融的帐下官员,为何要担心起自己的事情来。

刘备却没有因孙乾的好意分析而兴奋,反而觉得孙乾有居心叵测之嫌,便假辞说道:“我非欲占据城阳,而是要剿灭黄巾,还城阳太平,如此就足矣!”

孙乾知晓刘备心有野望,当然不会相信刘备的话,他知道自己现在身份属于北海,冒然探说刘备军事,必会引起刘备警戒假辞。

为了展现自己的心意,孙乾随即改口,言道:“刘将军,恕我直言,这北海之地,可比城阳之地好上许多,何不先弃北海,后谋城阳?”

听到孙乾说辞,刘备顿时一惊,不懂孙乾为何作为北海官吏,却鼓动自己夺取北海。

“公祐这是何意?北海孔融海内名士,且忠于汉室朝廷,我何能与他争夺?”刘备惊慌问道。

孙乾知道刘备依旧顾忌防备自己,这也难怪,毕竟孙乾也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份,绝对算是一个外人。

终于,孙乾做出了决定,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脱口而出,言道:“刘将军,如今天下大乱,诸侯并起,汉室江山已到存亡之秋,非贤主雄主不可鼎立宇宙,重振汉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