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半塘街(2 / 2)

乱世扬明 小雨非非 1509 字 2天前

楼上雅间。

夏天南等人坐在外间,一张珠帘悬挂在里间的门口,挡住了女子的容貌,只能透过缝隙依稀看到她窈窕的身影。

看到她的身影,夏天南不由得回忆起昨日河上所见的女子,似乎两者的身影有相似之处。很快他就摇摇头,肯定是自己想多了,世上哪有如此凑巧之事。

里面的董姑娘轻声说道:“多日奔波劳累,容貌憔悴,只能以此法子见客,还请见谅。”

司马德倒没什么,他担心夏天南不高兴。转头看了看夏天南的表情,似乎在思考什么事情,没有露出不悦的神色,便松了口气,代为回答:“便依董姑娘。”

“多谢客人体谅,不如先给诸位弹唱一曲吧?”

董姑娘说的曲,是指昆曲。从元朝末年起,起源于苏州昆山的昆曲开始在苏州一带流传,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所以也叫昆山腔。昆山腔开始只是民间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区域,开始只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万历末年还流入北京。

司马德担心夏天南没听过昆曲,会觉得无聊,便建议道:“姑娘昆曲自然是造诣极高的,但久闻姑娘才学更是卓绝,何不赋诗一首让我等开开眼界。”

董姑娘没料到这伙出手阔绰的客人居然会主动谈论诗词,倒是让人刮目相看。她沉吟一番,说到:“小女子没有这等急智,倒是有一首旧作还算应景,请诸位指点。”

她顿了顿,轻声低吟:

病眼看花愁思深,

幽窗独坐抚瑶琴。

黄鹂亦似知人意,

柳外时时弄好音。

夏天南对诗词研究不多,但这首诗用词简单易懂,寥寥几句就将一个身体微恙、靠窗轻抚瑶琴,弹奏“清微淡远”静心之韵的女子形象勾勒了出来。

“好诗!黄鹂尚且知人意,可曾有人懂你?”

董姑娘愕然不已,这首旧作名唤《绿窗偶成》,是寄托她少女心思的作品。以前也曾在诸多才子面前吟诵过,但那些才高八斗的读书人除了赞叹一句青楼中人也能做得一手好诗,给她安上了“才色双绝”的名头外,并没有人深究诗中蕴藏的心意。这是第一次有人通过诗窥视到她的内心深处的想法。

“公子对诗词颇有造诣?”

夏天南摇摇头:“我欣赏诗词佳作,但不会作诗,也不会填词。国泰民安时,诗词可用来怡情养性。可当今天下狼烟四起,北有鞑虏、西有流寇,辽东和中原民不聊生,大丈夫理当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又怎能将精力放在诗词这种小节上?”

董姑娘沉默片刻,赞叹道:“大丈夫当如是也!”

她站起身来,伸手去掀珠帘:“想来此等人物,不会在意小宛此刻妆容是否憔悴罢?小女子倒想一睹尊驾的风采!”

夏天南一怔,小宛?这个名字好耳熟。

等珠帘掀开,他顿时呆住了,那名自称小宛的姑娘也怔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