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打造火铳(2 / 2)

乱世扬明 小雨非非 1236 字 2天前

如果按照明军制造鸟铳的方法,第二步就是焊接了。

明代对弹道知识匮乏,认为鸟铳越长威力越大,致使鸟铳为了增加长度,铳体都以单筒卷成,然后一节节焊接,发展到后世满清的抬枪,枪管甚至长达两米。这种焊接方法制成的铳管很容易炸镗,工匠们把是否焊接的天衣无缝的铳管当做制铳成败的关键。

明代中后期,明军工匠取巧,造成了很多事故。《纪效新书》中记载:“近来,洞晓此中病痛者既少,而又不任怨任真责成工匠,听其卷成铁筒,粗细薄厚不均,甚至单筒卷成,举即炸损。”越是容易炸膛,士兵越排斥使用,以至于明朝一共制造出几万支鸟铳,而实际装备部队用于实战的却很少,最精锐的关宁铁骑仍然使用原始的三眼铳。

林伟业指导的方法则是完全不同的双层复合式铳体,与单筒焊接法不同,它在钢芯上裹以红铁,当第一层铁包裹好以后,在这层铳体上再裹一层,使内铳的接合口被外层铳体包裹结实形成复合体。

从技术上来看双层复合铳比单筒焊接铳科学,铳体接合更坚固,虽然这种铳管无法做出很长的鸟铳铳管,但口径可以做的比第一种鸟铳大,因而有限距离内威力也大。

林伟业参照的蓝本就是英国陆军称霸全球殖民地的制式火枪——褐贝丝燧发枪,这种枪身较短,用料少,成本低,容易大量制作生产。唯一不同之处在于采用双层复合铳体,而原版褐贝丝是单筒卷制。

考虑到中国的铁矿石质量不如西方,冶炼技术也不如18、19世纪的水平,加之不用像英国那样过于追求控制成本,所以做了这个改动。

打造铳管的过程中,王一锤按照以往的经验认为短管不如长管打的远,但是东家这么说,他就照办。

第三步则中外皆同,就是修整内膛。这时铳管还是粗胚,且芯体不直,膛内也粗糙不平,除了把管身外部打磨光滑,最重要的就是用钻头将铳膛钻大钻光滑。

在明代,一般钻头都采用堕子钢,钢性并不很硬,而且是人工钻膛,所以制造鸟铳一半的时间都是在钻铳膛,每天只能钻一寸,其时间可长达一个月。《纪效新书》记载:“(鸟铳)原孔甚小,用钢钻钻之,一日钻寸许,至底为止,一月钻光为上。”

在林伟业看来,明军鸟铳生产效率低的令人发指。解决的办法有两方面,一是改进钻头,二是改变钻孔方式。

钻头的工具钢很好解决,采用坩埚炼钢法就能炼出比堕子钢坚硬的多的工具钢。

这种方法1742年由英国人洪兹曼首先应用,他将渗碳铁料切成小块置于封闭的黏土坩埚中,在坩埚外面加热,铁料继续吸收石墨中的碳而熔化成为高碳钢水,浇铸成小锭后锻打成所需的形状。钢在坩埚中熔化时,石墨碳还能起还原剂作用,钢中氧可以去除,各种夹杂物也能从液态钢中上浮去除,所以钢的质量优于当时的各种金属材料,可用来制造加工金属材料的工具。

坩埚法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生产液态钢的方法,但是生产量极小,成本高。对于只需要工具钢的林伟业来说,这缺点都不是问题,反正不需要大规模量产,只要有比堕子钢更坚硬的钢做钻头就足够了,将来为大炮镗光内膛,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工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