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刘晔步步为营(1 / 2)

汉末高顺 小小千佛山 1272 字 7小时前

刘晔得知孙策退出几县,除了派水军送人去柴桑城驻扎外,还是按部就班的按照计划执行,部队交替前进,并一路修筑堡垒,并设立了几个县。

现在是九月,已是秋收之后了,孙策不仅把几县的百姓迁移走了,而且把刚收获的粮食全部运走,短时间内他是不会缺粮的;且南昌周围以及以南有大量的荒地可供开垦,只需除去杂草,翻耕之后就是肥沃的良田,百姓可以继续在那边耕作,使孙策有持续作战的能力,将非常难以对付,加上孙策的继承了孙坚的勇猛,让流域不得不小心应付。

刘晔现在手里有大量的荒地和孙策留下的耕地,不仅承诺胜利后对官兵进行大肆奖赏,他还准备用这些土地来吸引、安置山越人,并由此组建一支能征善战的丹阳军。

山越人之所以居住在险峻的山区,就是为了逃避税赋和徭役,现在朝廷在这些山区设立了县城,派驻官员和官兵,横征暴敛,残酷压榨,使得山越人的叛乱极多。

山越人与官府最大的矛盾是他们祖上从没有交过税赋,承担过徭役。

刘晔准备采取高顺建立军户的制度,在这里也建立军户,每户只需有一合格的士兵,便可免除全家的税赋和徭役,且免费耕作一百亩地;刘晔现在手里有大量的土地,非常适合执行,且用山越人来填充新占领的几县,避免耕地再次荒废,待几代人过后,这些山越人也就与汉人无异了。

且把那些蛮横有力的山越人吸纳进军队,既加强了官府的实力,便于此后对抗董卓,又能减弱山越人的反抗,一举多得。

在柴桑县、彭泽县和鄱阳等四县周边的山区便有大量的山越人,刘晔便让各县新上任的各县官员广泛宣传,积极招募山越人为军户,并作为对他们工作的主要考核内容。

其实那些山越人也不是喜欢住在山区,只是被逼无奈,现在有了好机会,他们皆不愿意放过,很想去平原地区生活,那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贸易发达,生活不用此前那么艰苦了,只是他们不敢贸然相信汉人的话,决定派人前去试探一下,是否真的如宣传的那么美好,当兵吃粮,还分发土地,还不用承担税赋和徭役。

刘晔要求每五十一户为一个村,分为五个什,另外一人担任都伯,每村五千亩耕地,在废弃的村落上建设房屋居住,即便条件当前有些艰苦,但是官府信守承诺,还是让那些山越人相信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更多的人走出山区,接受官府的安置,同时,每户出一人参军,当然,必须满足官府的条件,否则要与汉人一样缴纳税赋。

每十个村为一乡,安排一位乡长;刘晔不敢在每县安置太多的山越人,每县安排两千户山越人为宜,剩余的土地要安置汉人,只有汉人的数量占主导地位,才能保持地方稳定;穿插杂居安置,也便于山越人与汉人通婚,跟随汉人学习先进的耕作方式,加快他们接受汉人生活方式的速度。

到十一月底,刘晔率领的主力到达鄡阳和鄱阳县,沿昌河东岸扎营,看着那成片片的肥沃良田,众人非常兴奋,只需打败孙策,立功者都能分得一份耕地。

刘晔采取如此措施,牢牢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让孙策等人非常痛苦,秦关所占领的地盘比较富庶,地盘大,人口更多,有更大的战争潜力,能耗的起时间和钱粮,而他们仅有一郡之地,且还主动放弃了四县,人口更少,若是对战日久,官兵疲惫,如何对抗?

为了预防万一,孙策派朱治前往庐陵县驻扎,修筑防御阵地,万一南昌不可守,他可带领官兵和百姓撤往庐陵县继续抵抗;同时让孙贲携带孙权等家族成员前往赣县,做同样的事情,都是预防万一。

这也是刘晔的办法引起了他的灵感,刘晔采取步步为营的进攻办法,他便采取节节阻敌的防御战术。

不过孙策的调整,很快便被潘璋和马忠获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