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2 / 2)

欢喜记 石头与水 3458 字 9天前

赵长卿苏先生中午都会歇一个时辰,凌二姐也不回家,一起歇在赵长卿的屋里。凌二姐悄声同赵长卿道,“卿妹妹,我有一个想头。”

“什么想头?”

“银子可真是个好东西。”凌二姐认真道。

赵长卿笑,“这话实在。”

“真 的。”凌二姐道,“以往我死皮赖脸的赖在许家,就是怕不知道自许家出来怎么办?如今我自己挣几两银子,哪怕不多,我在家吃饭就觉着硬气。女人哪,说是三从 四德,到底也是要靠自己本事吃饭。要是吃男人家的,就得看人脸色,只有吃自己的饭,才觉着腰杆子硬。其实,我从来不怕许涣跟别人好,就是许涣变了心,我也 只觉着伤心,不是害怕。我真正怕的是离了许涣没出路,便一直忍着。如今才知道自己傻。”

赵长卿道,“二姐姐能主动说出和离来,便 也不一般了。”凌二姐在娘家时顶多做些简单的针线或是家事,嫁到许家更不必说,奴婢多的很,什么都不必她做。凌二姐初来药铺时怎么会适应,赵长卿时常见她 偷着捶腰揉腿捏胳膊,不过咬牙苦挨罢了。挨过了那些辛苦,便也适应了。对于凌二姐,适应了现在的生活,就是有了新的出路。

或者,人生就是要有这无数苦挨磨难,挨得过,便能继续走下去。挨不过,就如上辈子的自己。

凌二姐却向来能直面自己的软弱,小声道,“其实,说和离的时候我心肝儿直哆嗦,后槽牙险些咬崩了,这才说了出来。”

沉默了半晌,凌二姐道,“卿妹妹,你说有没有一天,女人靠自己双手吃饭,不用男人供给衣食,也活得理直气壮。”

“不 是有一天,是自古至今,皆是如此。”赵长卿体会颇深,笑,“咱们说不是大户人家,也是衣食不愁了。二姐姐可见过乡下农家,衣食尚且勉强,哪里有人纳妾纳 小?一则没那个银钱,二则庄户人家,女人跟男人一样,照样要下地劳作,家里生儿育女、烧饭做饭,故此男人不会纳小。往大户人家说,最大户的莫过于皇室公主 了,你看哪个娶了公主的敢纳一屋子小妾?要我说,男人纳妾,无非是女人势不如男人罢了。若女人真的厉害能干,男人纵使想,怕也不敢的。”

两人说了不少悄悄话,方渐渐睡去。

赵长卿忙于药铺的事,赵蓉忙与徐知府家的千金徐姑娘交际,她们是真的投缘,爱行诗做词,爱梳妆打扮,爱风雅,爱华服,爱诗画,志同道合,仿佛姐妹。

赵蓉自诗会回来,兴致勃勃的同母亲说着诗会中的趣事,吃到了什么难得的吃食点心,见到了什么难得的花鸟虫鱼,做了哪些好诗,如何受到别人的夸赞。凌氏满心骄傲,听赵蓉道,“今天徐姐姐戴了一支蝴蝶簪,累丝蝴蝶金簪,漂亮极了,那蝴蝶的翅膀都会动。”

凌氏笑,“我当是什么,你姐姐也有蝴蝶簪,不要说翅膀会动,蝴蝶须子都会动,翅膀上还点满亮晶晶的金刚石,阳光下别提多好看。”

赵蓉道,“徐姐姐的蝴蝶簪就在牌坊街的银楼上买的,当然跟姐姐的没法儿比。”

凌氏听到这儿就笑了,问,“你是不是也想要那蝴蝶簪子。”一支簪子,也值当嘀咕这么久。

赵蓉眼睛闪闪发亮,笑着腻在母亲身边撒娇,“娘,你给我买?”

“这有什么,如今你年纪大了,是该打扮的年纪了,何况出门走动,总要有几身像样的行头,不能叫人小瞧。”丈夫的六品百户做得稳稳当当,小女儿已经十三,凌氏也有心情给女儿打扮了。

赵蓉欢喜的弯起眼睛。

赵勇傍晚回家时,赵蓉并不在主屋,凌氏正吩咐白婆子,“明儿去牌坊街的银楼问问,那累丝的蝴蝶簪子多少银子,买一只回来。”

白婆子应了。

见丈夫回来,凌氏忙起身笑,“今儿回来的早。”亲自倒了盏温茶递给丈夫,打发白婆子下去了。赵勇随口问一句,“什么簪子?”

“是阿蓉从诗会回来,说知府徐姑娘戴了只蝴蝶簪子,是牌坊街的银楼新样式,看她喜欢的紧,我叫白婆子明天去买回来给她戴。”凌氏笑,“孩子大了,正是打扮的时候。”

赵勇道,“既然好,买两支,长卿一支,阿蓉一支。”

凌氏笑,“长卿有呢,长卿那蝴蝶簪,还是以前欧阳先生在时给她的,漂亮的了不得,买都没处买去。”

赵勇两口喝光了茶,将青瓷盏随手放在几上,道,“那就另买些别的给长卿,都是咱们的闺女,长卿又懂事,她虽不争这个,咱们做父母的不能忽视。”

“那也好。”无非是多买两件首饰,凌氏并不在意,她心里另有要事同丈夫商量。凌氏悄声跟丈夫道,“你说要不要请个看风水的?”

赵勇讶意问,“看什么风水?”

“咱家平日里从无亏心事,怎么长卿这姻缘总是这样不顺哪?”凌氏发愁道,“上回我跟大嫂去月老祠烧香,我还特意给长卿求了签。”

“不是求的上上签么?”记得妻子还高兴了一阵子,怎么如今又愁眉苦脸起来?

“是啊,你说这姻缘都不知在哪里,上上签有什么用?”凌氏心急火燎,“女孩子青春就这几年,再耽搁下去,同龄般配的小伙子都娶了亲,长卿还能嫁什么出息的人呢。”

赵勇其实心里也急,想了想道,“总得等事情淡下去再说亲事比较好。”

凌氏长叹一口气,刚要说什么,听到外头丫环回禀,是赵长卿回来了。待赵长卿进得屋来,凌氏笑,“你比你爹爹这个当差的还忙。”

赵长卿笑,“有点事耽搁了。”永福手里捧着一幅黑色软甲,赵长卿取过递给凌氏看,道,“这是我托李掌柜寻来的,软金织甲,爹爹平日里穿在身上,比铁甲轻便。”不行军不打仗的,赵勇也不习惯总穿铁甲。

凌氏接过来看,摸一摸软软的,有些份量也说不上太沉重,外头缝了一层寻常的黑料子,凌氏问,“真是金的?”

赵长卿道,“金丝密织了,里外还有两层犀牛皮,外头这黑棉布是哄人的,爹爹记得穿在身上。这几回铺子里去进药,都不好进,听药行的掌柜说许多药材都得先供应军中大营那边,今儿个几个大药铺里的大夫都给征走了。我估计外头是打起来了。”

凌氏脸色都变了,连忙问丈夫,“真打起来了?”

赵勇道,“即使打仗也是小仗,卫所还没听说,咱们这里离关隘毕竟还有些路程。”

凌氏直抚着胸口,“幸而咱家存了些粮食没卖。”

赵长卿见凌氏害怕,劝道,“母亲放心吧,除非是打到城外,否则用不着爹爹他们。”

凌氏叹道,“只盼着早日太平才好。”连忙将赵长卿带回的织金软甲收好,问她,“这得不少银子吧?”

赵长卿笑,“母亲收着就是,我银子不够时自然跟母亲讲的。”

凌氏便也不问了。

边城只是听闻外头打了几场小仗,各有胜负,蛮人便退了。

赵老太太与凌氏狠狠的给菩萨上了几柱香,可就是这样的消息,边城柴米油盐的价钱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涨。除了粮食,赵家的地窑里存了许多咸肉火腿干菜之类。

夏去秋来,打仗的事情渐渐过去,朝廷传来一件极大喜事,皇帝册后。

通俗的说法是,皇帝老爷娶媳妇了。

原本此事与赵家这等小官之家不相干,不过,皇帝趁着娶媳妇犒赏三军,卫所也得了赏,赵勇多得了一月俸禄。真正让赵家惊喜的还是去朱家时听朱老太太说的消息,“宋皇后当真是福泽深厚,当初被掳边城,九死一生,犹能转危为安,可见真是福大命大,苍天庇佑。”